.webp)
【小米電動車】SUV YU7、房車SU7|全系列版本功能、性能、賣點|多角度分析
小米首部電動車 SU7 於 2024 年 3 月開售,極具跑味外形加上親民售價,推出一年多,銷量已達 25 萬部,成績斐然。小米於今年 5 月發表另一車型 YU7,主攻 SUV 路線,繼續小米電動車的強悍性能。今次快而保便由 YU7 及 SU7 的外形、性能、功能、價錢等,多角度為大家分析這兩部話題電動車。
快而保超過25 年專營汽車保險經驗,比較逾 60 間保險公司,提供特低全保及三保保費。
小米電動車 SUV YU7|版本
小米 YU7 共分為 3 個版本,分別是 YU7、YU7 Pro 及 YU7 Max,當中 YU7 Max 的性能最為出眾,馬力及扭力分別為 508 kW 及 866 Nm,0-100 km/h 只需 3.23 s。有別於 SU7,今次 YU7 的續航距離最是入門版 YU7,由於採用單摩打後輪驅布局,令續航距離在 CLTC 標準下達 835 km。大家可從下表對 YU7 各個版本作初步了解。
車型 | YU7 | YU7 Pro | YU7 Max |
售價 | 人民幣 253,500 | 人民幣 279,900 | 人民幣 350,400 |
電池容量 | 96.3 kWh | 96.3 kWh | 101.7 kWh |
續航距離(CLTC) | 835 km | 770 km | 750 km |
最大馬力 | 235 kW | 365 kW | 508 kW |
最大扭力 | 528 Nm | 690 Nm | 866 Nm |
驅動系統 | 後輪驅動(RWD) | 四輪驅動(AWD) | 四輪驅動(AWD) |
0-100 km/h | 5.88 s | 4.27s | 3.23 s |
極速 | 240 km/h | 240 km/h | 253 km/h |
行李廂(前) | 141 L | 141 L | 141 L |
行李廂(後) | 678 L | 678 L | 678 L |
體積(mm) | 4,999 × 1,996 × 1,600 | 4,999 × 1,996 × 1,600 | 4,999 × 1,996 × 1,600 |
小米電動車 SUV YU7|外形
小米 YU7 車長達 5 米,軸距為 3 米,屬中大型 SUV。車身顏色有鈦金屬、寶石綠及熔岩橙共三色選擇。YU7 整體設計延續不少 SU7 的特色,例如水滴形頭燈(全新中空式設計)及貫穿式光環尾燈等。由於 YU7 車身體積較大,所以廠方在空氣動力方面花上不少功夫,包括車門把手換上電動內藏式、全車設有 10 組貫穿式風道及 19 個風口,配合尾窗中空式擾流板及 22 度上翹尾翼,造出 0.245 Cd 風阻系數(全新款 Model Y 風阻系數為 0.22 Cd)。
小米電動車 SUV YU7|內櫳
雖然 YU7 外形上貫徹 SU7 的設計風格,但在內櫳方面,YU7 卻採取完全不同的路線,當中焦點之一是車頭玻璃下方,由 3 個 mini LED 屏幕組成長達 1.1 米的全景顯示屏幕,可顯示多種行車資訊,例如速度、左右側鏡影像、導航及行車模式等,令駕駛者視線可維持於水平狀態下得悉車輛資訊,可說是進化版的 head-up display。此外,YU7 內櫳亦進一步簡化,在 SU7 上僅有的冷氣實體按鈕不再復見,全交由中央的觸控屏幕內操作。
憑長達 3 米的軸距,YU 7 擁有相當寬敞的內部空間,兩張內置按摩功能的前座可作零重力姿態,而後座椅背則具有 135 度調校,提供舒適的乘坐空間。
小米電動車 SUV YU7|結構
小米在發布會上,花費不少篇幅講解 YU7 的構造,當中強調新車所採用的「鎧甲籠式車身」結構,以抗拉強度達 2,200 MPa 超強鋼打造,較傳統熱成型鋼的抗拉強度高 40% 及屈服度增加 24%。而超強鋼不但應用在車架上,亦用於車門的防撞樑。同時,A、B 柱內藏熱氣脹金屬管,與車架結構融合而成為內嵌式防滾架。特別一提是,YU7 已通過包含標準測試及超標準測試共 50 多項被動安全性能開發測試,涵蓋 C-NCAP及 C-ISAI 所有碰撞標準。
小米電動車 SUV YU7|電池、續航
基本版及 Pro 版 YU7 配置由比亞迪旗下的弗迪及寧德時代所提供的 96.3 kWh 磷酸鐵鋰電池,Max 版則採用由寧德時代提供的 101.7 kWh 三元鋰電池。如前文所述,由於基本版 YU7 採用單摩打後驅布局,所以續航距離是眾多版本中最長,於 CLTC 標準下達 835 km。而雙摩打四輪驅動的 Pro 版及 Max 版,同樣在 CLTC 標準下續航距分別為 770 km 及 760 km。同時,YU7 支援 800V 高壓平台,可於 12 分鐘內由 10% 充電至 80%。
小米電動車 SUV YU7|性能
性能方面,主打當然是 YU7 Max,提供 508 kW 馬力及 866 Nm 扭力,加上 0-100 km/h 需時僅 3.23 s,極速達 253 km/h。由於今代 Model Y 仍未推出 Performance 版本,所以我們以上代 Model Y Performance 的規格作為比較,無論在馬力、扭力及加速時間均更為優勝。摩打方面,YU7 採用進化版的小米超級電機 V6s Plus,透過應用分段磁鋼技術,將整段磁鋼切割為多個小段,能夠降低損耗並提高效率,最高轉速達 22,000 rpm。
除了加速強勁,廠方也強調 YU7 的制動性能,配備 Brembo 前四活塞卡鉗(Max 版),配合可變式氣壓懸掛(Pro 版及 Max 版)及智能底盤,令 100-0 km/h 只需要 33.9 m,大大提高駕駛安全性。
小米 YU7 Max、Tesla Model Y、Porsche Macan Turbo 性能比較 |
|||
車型 |
YU7 Max |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上代) |
Porsche Macan Turbo Electric |
售價 |
待定 |
已停售 |
$1,448,000 |
電池容量 |
101.7 kWh |
79 kWh |
100 kWh |
續航距離 |
760 km(CLTC) |
528 km(WLTP) |
591 km(WLTP) |
最大馬力 |
508 kW |
404.5 kW |
470 kW |
最大扭力 |
866 Nm |
690 Nm |
1,130 Nm |
驅動系統 |
四輪驅動(AWD) |
四輪驅動(AWD) |
四輪驅動(AWD) |
0-100 km/h |
3.23 s |
3.7 s |
3.3 s |
極速 |
253 km/h |
250 km/h |
260 km/h |
小米電動車 SUV YU7|輔助駕駛
智能輔助駕駛是電動車其中一個重要的戰場,所以 YU7 全線均配備智能輔助駕駛,整個系統包括運算能力達到 700 TOPS 的新一代 NVIDIA DRIVE AGX Thro 平台、1 個激光雷達、1 個 4D 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及 11 個高清鏡頭。同時採用第三代 Snapdragon 晶片,令車內系統
操作更為暢順外,可縮短 OTA 升級處理時間。廠方也表示,YU7 將支援 Xiaomi HAD 端到端輔助駕駛。
小米電動車 SUV YU7|車價
小米 YU7 車價分別為標準版 253,500 人民幣、YU7 Pro 為 279,900 人民幣,而 YU7 Max 版車價為 350,400 人民幣。
小米電動車 SU7|3 個版本
目前 SU7 共有 3 個版本,分別是 SU7、SU7 Pro 及 SU7 Max,車價最平是 SU7 僅需 ¥ 215,900 人民幣。最長續航距離是 Pro 版,在 CLTC 標準下可連續行駛 830 km。而 SU7 Max 不但是系列中的頂級型號,電池規格、加速力及極速表現等也是目前電動車中相當出色,大家可從下表對 3 個版本作初步了解。
SU7 |
SU7 Pro |
SU7 Max |
|
售價 |
¥ 215,900 人民幣 |
¥ 245,900 人民幣 |
¥ 299,900 人民幣 |
電池容量 |
73.6 kWh |
94.3 kWh |
101 kWh |
續航距離(CLTC) |
700 km |
830 km |
810 km |
最大馬力 |
220 kW |
220 kW |
495 kW |
最大扭力 |
400 Nm |
400 Nm |
838 Nm |
驅動系統 |
後輪驅動(RWD) |
後輪驅動(RWD) |
四輪驅動(AWD) |
0-100 km/h |
5.28 s |
5.7 s |
2.78 s |
極速 |
210 km/h |
210 km/h |
265 km/h |
行李廂(前) |
105 L |
105 L |
105 L |
行李廂(後) |
517 L |
517 L |
493 L |
體積(mm) |
4,997 × 1,963 × 1,455 |
4,997 × 1,963 × 1,455 |
4,997 × 1,963 × 1,440 |
小米電動車 SU7|外形
採用 4 門房車格局的小米 SU7,車長 4,997 mm 及 1,440 mm 的高度,配合流線外形及電動尾翼,令 SU7 的風阻系數僅 0.195 Cd(Tesla Model 3 風阻系數為 0.22 Cd)。水滴形設計的頭燈,具有智能調節照射距離,尾燈則是電動車上常見的線狀形式,內藏 360 粒紅色 LED。車身顏色分別有藍、灰、綠、白、黑、藍、紫、橙及灰共 9 種。特別一提是全車的玻璃面積(包括天幕)達到 5.35 平方米,天窗及擋風玻璃均具有防曬隔熱功能。發布會上,廠方指 SU7 在 38 度下曝曬 1.5 小時,車內溫度比 Model 3 低 12 度。
小米電動車 SU7|內櫳
SU7 內櫳可選擇黑、灰、紅或紫四種顏色,駕駛席以對稱設計,三幅式平底軚盤上設有獨立按鈕轉換駕駛模式,軚盤後方裝有 7.1 吋數碼儀錶板,其中 Max 版具有 56 吋 HUD(Head-up-display)。而 16.1 吋的中央屏幕沒有旋轉功能,但已足夠查看各種行車資訊。
SU7 配備 25 聲道音響系統,除了多個水平環繞式喇叭,車廂天花及具有冷暖功能的前排座椅頭枕內也裝有喇叭,提供出色的環迴音效體驗。前座後方可加裝屏幕供後座乘客使用,除提供多媒體娛樂,能設定車內冷氣、座椅等功能。廠方特別強調車內系統不但支援 Apple CarPlay,甚至可將 iPad 直接加裝在前排座椅後方,以吸引一眾 Apple 用家。
此外,冷氣系統裝有 CN95 濾芯,提供 PM2.5 實時監測、AQS 空氣質量檢測系統及抗菌蒸發器。買家可額外加購智能冰箱,提供 2 度至 15 度及 35 度至 50 度儲存溫度,能夠隨用家喜好擺放凍飲或暖飲。
小米電動車 SU7|電池 & 續航距離
3 個版本的 SU7 採用不同電池,SU7 是 73.6 kWh 刀片電池,SU7 Pro 是 94.3 kWh 寧德時代神行電池,而 SU7 Max 是 101 kWh 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其中神行電池及麒麟電池是寧德時代的最新產品,不但提供更長的續航距離,在充電效能、熱能管理及低溫環境表現比舊有產品大幅進步。當 SU7 Max 配合 817 V 高壓充電站,只要 5 分鐘便可行駛 220 公里,充電 15 分鐘可行駛 510 公里。
SU7 充電及續航表現 |
|||
SU7 |
SU7 Pro |
SU7 Max |
|
10% - 80% 充電時間 |
25 mins |
30 mins |
19 mins |
15 分鐘 |
350 km |
350 km |
510 km |
續航距離 |
700 km |
830 km |
810 km |
小米電動車 SU7|性能(Model 3、BYD Seal 比較)
論性能表現,SU7 Max 是 3 個版本中最強,採用轉速達 21,000 rpm 的前後摩打,具有四輪驅動,提供最大 495 kW 馬力,最大扭力為 838 Nm,0-100 km/h 只需 2.78 s,極速為 265 km/h。
雖然全線 SU7 也配備前獨立雙搖臂及後多連杆懸掛,但 SU7 Max 是系列中獨有氣壓式調校,以及原廠已配備 Brembo 四活塞制動系統及有孔通風碟,絕對不惜工本,令人對 SU7 Max 的制動能力更有信心。
小米 SU7、Tesla Model 3、BYD Seal 性能比較 |
|||
售價 |
¥ 299,900 人民幣 |
HK$333,200 |
HK$338,400 |
電池容量 |
101 kWh |
78.1 kWh |
82.56 kWh |
續航距離 |
810 km(CLTC) |
528 km(WLTC) |
520 km(WLTC) |
最大馬力 |
495 kW |
338 kW |
390 kW |
最大扭力 |
838 Nm |
741 Nm |
670 Nm |
驅動系統 |
四輪驅動(AWD) |
四輪驅動(AWD) |
四輪驅動(AWD) |
0-100 km/h |
2.78 s |
3.1 s |
3.8 s |
極速 |
265 km/h |
262 km/h |
190 km/h |
小米電動車 SU7|自動駕駛
SU7 的自動駕駛分為 Pilot Pro 及 Pilot Max 兩種,以 NVIDIA 專為自動駕駛而開發的 DRIVE Orin 處理器進行計算。雖然兩個版本均利用多組鏡頭及雷達來實現自動泊車及自動駕駛,但 SU7 Pro 及 SU7 Max 在車頂加入激光雷達,運算能力也比 Pro 版多出近 6 倍,才可做到城市領航駕駛。
SU7 |
SU7 Pro / SU7 Max |
|
智能駕駛系統 |
Pilot Pro |
Pilot Max |
處理晶片 |
NVIDIA DRIVE Orin |
NVIDIA DRIVE Orin x 2 |
運算能力 |
84 TOPS |
508 TOPS |
鏡頭 |
11 個 |
11 個 |
超聲波雷達 |
12 |
12 |
激光雷達 |
- |
1 |
小米電動車|香港保費幾多錢?
目前小米電動車仍未在港推出,故此未有確實保費價錢。據快而保估計,SU7 與 YU7 的保險費用與一般電動車相若,例如三保費用約 HK$4,000 - HK$5,000,而全保費用約 HK$12,000 - HK$15,000。不過,實際費用仍視乎投保者的年齡、駕駛年資、職業及車型等多個因素。
小米電動車 SU7 Ultra|終極猛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