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水撥全面解析|硬骨定無骨好|作用、原理、種類|DIY更換教學
水撥是汽車的損耗品之一,如沒有定期更換水撥,不但清除能力會大打折扣,使用時更會出現跳動及異響,影響駕駛安全甚至引致意外,在極端天氣如黑雨愈趨頻密的情況下,水撥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視。今次快而保便為大家深入介紹汽車水撥的作用與工作原理,介紹市場上常見的水撥種類,並分享如何自行 DIY 更換水撥的步驟及選購時的注意事項。
水撥作用及原理
水撥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擋風玻璃上的雨水、泥塵、雪花及其他污染物,保持玻璃的透明與清晰。如果沒有水撥,即使只是微雨,也能嚴重影響駕駛者的視線,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
水撥的工作原理是透過摩打重覆擺動水撥,帶動緊貼在玻璃表面上的水撥膠條將玻璃表面的雨水刮除。同時水撥系統會配合噴水器,使用水撥時可噴灑清潔液在玻璃上,能更有效清潔玻璃上的污垢。
此外,部分高階及近代車款已配備雨滴感應水撥,透過感應器偵測到雨水量而自動調整水撥擺動的速度,提升便利性及安全性。
汽車水撥種類
現時香港的汽車水撥一般主要可分為兩種類型:
有骨水撥(硬骨結構)
傳統設計,帶有金屬骨架,結構堅固骨架將壓力均勻分配在膠條上,提供良好接觸及刮水效果。
無骨水撥(無骨結構)
也稱為軟骨水撥,採用彈性支架,沒有外露金屬骨架,可更貼合玻璃曲面,刮水均勻且風阻較小。但由於沒有金屬骨架,當玻璃表面帶有油膜或污垢時,較易引致水撥在使用時出現彈跳情況,影響清潔效果。
歐、日車系水撥接頭
香港主要是日本車及歐洲車為主,當中日本車大多使用 U 形接頭,出廠時標配的多半為硬骨水撥。而歐洲車的水撥接頭多為專用規格,拆除之前可參考車主手冊的說明,通常接頭會有卡榫及扣具等結構。
分辨水撥物料
橡膠:傳統材質,柔軟但耐用度較低,容易因陽光及污染物老化。
石墨:膠條表面塗布石墨,減低摩擦力,刷動更順滑,適合搭配一般玻璃。
矽膠:含矽成分,具備天然的撥水功效,可形成鍍膜讓雨水結成水珠滾落,提升行駛時的視線清晰度,且耐老化,價格較高。此外,部分矽膠水撥具備修復玻璃撥水膜的能力,適合用於玻璃表面已有鍍膜的車主,達到更佳視線效果。
手把手 DIY 換汽車水撥
Step 1:確認水撥規格
參考車主手冊或用尺量度原有水撥長度,留意部分車款左右水撥長度不一,需要先確定長度及接頭類型,或者先拆除原有水撥到店舖購買新水撥。
Step 2:拉起水撥臂
將水撥臂拉起至支撐位置,要注意水撥臂內裝有彈簧,若水撥離開支撐位置會馬上彈回玻璃上。為避免刮花玻璃,建議預先在玻璃鋪上毛巾。此外,部分歐洲車型需在熄車後拉動水撥桿,才可將水撥升起,應先查閱車主手冊參考升起水撥的方法。
Step 3:拆除舊水撥
按壓水撥背面或下方的卡扣,輕輕拉出舊水撥。不同車款的卡扣設計略有差異,當中分有按壓式及滑動式。
Step 4:安裝新水撥
將新水撥的連接端對齊水撥臂卡扣,按壓或滑入固定,確認聲響「喀」的一聲,表示固定牢靠,完成後將套在膠條上的保護條拆除,再將水撥輕輕放回玻璃表面,切勿大力放下以免損傷玻璃或水撥。
Step 5:啟動檢查
開啟水撥,觀察運作是否平順,確保無跳動、異音,且能有效刮除水跡。
選購水撥需注意的重點
-
確定尺寸及接頭
大多數車型會配備兩支前水撥,後水撥則主要出現在揭背式車型上。留意兩支前水撥的長度不同,購買前需先確認尺寸及接頭是否適合,避免安裝困難或影響效果。
-
整套更換
建議同時更換左右兩條水撥,避免一邊新一邊舊,造成刮水效果不均勻。
-
定期更換
通常建議半年到一年更換一次水撥,當使用時出現異響、刮不乾淨、膠條龜裂或跳動就該替換。
水撥使用及保養
避免在無水濕潤玻璃下使用水撥,以免膠條磨損加快。停車時避免長時間曝曬,減緩橡膠老化。
常見問題
如何判斷水撥需要更換?
當使用水撥時,如果擋風玻璃仍有水痕沒被刮清,或水撥運作時發出跳動聲或刷痕不均勻,甚至看到膠條裂開或變硬,就表示水撥已老化需要盡快更換。
矽膠水撥和橡膠水撥有什麼差別?哪個比較好?
矽膠水撥因含矽成分,具有自然的撥水功能,能在玻璃上形成撥水膜,讓雨水成珠快速滾落,視線更清晰且膠條壽命較長;不過價格較高。橡膠水撥則較為經濟,刷水效率也不錯,但容易老化龜裂。若經常在多雨或高速行駛環境使用,推薦選擇矽膠水撥以獲得更佳安全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