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胎成因】全面了解四輪定位|原理及作用|幾時需要做四輪定位?
輪胎磨蝕是自然現象,但如果磨蝕程度不平均(俗稱省胎),成因可以相當複雜,牽涉多個不同組件,而四輪定位則可有效預防或改善省呔現象。不過,這個可保持行車安全與舒適的動作,卻常被不少車主忽視。今次快而保與大家一起了解四輪定位的基本原理、原因及時機,以及常見問題。
省胎與四輪定位關係

雖說輪胎會隨時間逐漸耗損是正常現象,但如果輪胎出現不正常或不均勻的磨蝕(俗稱省胎),例如只有胎邊的磨蝕情況特別嚴重,並非整個輪胎表面平均地出現磨蝕,不但會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更會影響駕駛安全,絕對需要及早正視。
其實省胎成因複雜,小至輪胎氣壓,大至懸掛系統、制動系統,甚至車架問題也會導致省胎。然而,我們建議在進行各種花費不菲的維修前,一次簡單的四輪定位或者便能夠解決省胎問題。
甚麼是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Wheel Alignment)是調整汽車四個輪胎與地面及車身之間的角度,使其保持最佳幾何關係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確保車輪不論是在直行、轉向或過彎時,輪胎表面都能與路面保持理想接觸,令行車穩定及輪胎均勻受力。
具體來說,四輪定位主要調整三種角度:
外傾角(Camber)

從車輛正面看,輪胎與垂直線的傾斜角度。當中分有正外傾角及負外傾角,正外傾角指輪胎由上而下向外出現傾斜(輪胎外側磨蝕);負外傾角則是輪胎由上而下向內出現傾斜(輪胎內側磨蝕)。
前束角(Toe)

從俯視角度看,車輪前端相對彼此內八(Toe-in)或外八(Toe-out)的角度。調整得當能提升直行穩定度及轉向反應靈敏度。
後傾角(Caster)

從側面看,轉向軸向前(正後傾角)或向後傾斜(負後傾角)的角度,影響車輛的直行穩定性及轉向回正能力。
為何要做四輪定位?

良好的四輪定位為汽車帶來多方面的好處。首先,它能延長輪胎壽命,避免因輪胎角度不正導致單邊或局部快速磨損,節省更換輪胎的成本。其次,正確定位減少阻力,降低油耗,達到節能效果。
安全方面,四輪定位能夠調整確保輪胎能均勻受力,提升操控穩定性和轉向靈活度,保障行車安全。反之,若果忽略四輪定位,車輛可能出現方向盤偏移、行駛中震動甚至車身傾斜,嚴重時還可能造成其他底盤與懸掛零件的過度磨損。
何時需要做四輪定位?
除了在發現輪胎出現不平均磨蝕時才進行四輪定位,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我們也建議進行四輪定位:
-
車輛行駛時跑偏或無法直線前進
-
軚盤出現震動或有明顯晃動感
-
經常行經坑洞多、路況不佳的道路
四輪定位前的準備
進行四輪定位前,先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確,胎壓不足或偏高都會影響定位結果。定位調校時必須使用專業的 3D 定位設備並依照車廠原廠規格進行,避免自行判斷帶來誤差。
四輪定位與輪胎平衡
四輪定位與輪胎平衡(俗稱戥呔)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四輪定位是讓輪胎與地面有更良好的接觸面,而戥呔是調整輪胎與輪圈重量分佈,防止行駛時出現震動,一般做法是當輪胎與輪圈組合後,找出組合內較輕的位置並於輪圈內貼上適當重量的鉛片。
常見問題
為什麼車輛軚盤會偏左或偏右?
可能是四輪定位的前束角不正,導致行駛時車輛自動偏向一側。
懸吊零件換裝後是否需要重新定位?
是的,底盤或懸掛零件更換後必須重新定位,避免行駛不穩定及輪胎損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