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9 世紀:舵柄變圓盤,轉向更流暢精準20 年代:硬木配皮革軚盤,舒適升級50 年代:動力轉向上車,破格設計湧現80 年代:三輻/四輻結構主流+功能集合21 世紀:智能軚盤,人工智慧及觸控大行其道奇怪軚盤逐個睇常見問題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無論是汽油車還是電動車,軚盤絕對是駕駛者接觸最多的設備,除用作操控車輛行駛方向外,在汽車經歷一百多年的發展後,軚盤的功能也同步演進,變得複雜及多元化。今次快而保便與大家回顧軚盤的進變過程,深入探討每個重要時期的技術突破和風格變化,更與大家看看各種千奇百趣的軚盤。

比較全港逾60間保險公司報價,快而保汽車保險中介為你挑選最符合你要求的車保,立即報價!

19 世紀:舵柄變圓盤,轉向更流暢精準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在汽車剛問世時,大多使用舵柄(steering lever)或轉盤作為轉向系統。1894 年,法國發明家 Alfred Vacheron 參加 Paris-Rouen 賽事中在他的 Panhard 賽車上,將舵柄改裝成圓盤式轉向,令操控更為連續及精準,自此被視為汽車軚盤的始祖。

鑑於當時汽車大多以木及金屬製成,軚盤自然離不開這兩種物料,結構亦相當簡單。由於當時的軚盤沒有任何人體工學設計及轉向輔助系統,並且幾乎以垂直的方式安裝在車上,所以尺寸普遍較大,以增加槓桿力方便駕駛者操作。

20 年代:硬木配皮革軚盤,舒適升級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直至上世紀 20 年代,隨著汽車量產技術進步及性能提升,駕駛者對於車廂質素要求亦不斷提升。除了軚盤位置更配合駕駛者的坐姿外,設計上亦開始追求更高的舒適性,不少車廠陸續使用經過打磨的硬木及以皮革包裹,使握持感更為舒適,並利用橡膠軟墊應用於軚盤中心區域,以緩解碰撞時的衝擊。

當時梅賽德斯-平治(Mercedes-Benz)及福特(Ford)引入配備喇叭按鈕的三輻式軚盤,革新駕駛操作介面。同時,憑藉汽車的輸出動力逐步增加,在轉向阻力降低、槓桿力量減少的情況下,軚盤直徑尺寸也逐漸縮小,然而外形上未有太大變動,依然保持幼框設計風格。

50 年代:動力轉向上車,破格設計湧現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戰後的 50 年代,汽車工業急速發展,引擎動力再次得到提升,純機械式轉向系統已不足應付當時的車速。而透過引擎驅動液壓泵的動力輔助轉向系統(power steering)便陸續受到各車廠所應用,大大降低軚盤轉動時的力道需求,令駕駛變得更輕鬆。

未知是否軚盤變得容易使用,該段時期湧現不少突破性的軚盤設計,例如 1957 年福特 Ford Edsel,便將轉檔按鈕設於軚盤中央。但去到 70 年代,原因在於當時交通意外數字不斷上升,美國開始立法要求汽車必需安裝安全氣袋,導致軚盤需要更多空間擺放安全氣袋模組,亦直接令軚盤中央部變得更大之外,整體結構也得到強化,但類似 Ford Edsel 般的破格設計已難再復見。

80 年代:三輻/四輻結構主流+功能集合

隨著駕駛者對舒適度與操作方便的要求不斷提升,軚盤設計更加重視人體工學。除了沿用多年的三幅式,四幅式等不同結構的軚盤也愈趨普遍。當中三幅式利用三點連接軚環,提供更多空間,較適合著重性能表現的車型。而四輻式則著重支撐穩固性,提升長時間駕駛的舒適感

此外,軚盤於 90 年代起逐步整合巡航控制、音響控制及行車資訊系統按鍵,轉向操控綜合性大幅提高。部分高階車款還加入加熱功能、電動調校角度,讓駕駛者找到最適合的駕駛姿勢。

21 世紀:智能軚盤,人工智慧及觸控大行其道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近十多年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軚盤不再只是純機械轉向設備,逐漸成為智慧控制中心。軚盤內嵌更多智能元素,例如觸摸感測、多點控制按鍵及手勢識別等,結合車內人工智慧系統,協助駕駛監控車況、警示安全隱患。

同時,因安全考量,方向盤結構更加強化,融合高強度合金與複合材料,不僅提升撞擊保護,也兼顧輕量化。雖然如此,但在外形變化上卻可說是乏善足陳,較為令人印象深刻的,Tesla 於 2021 年發表的 Yoke 軚盤,但卻未受外界廣泛接受,不少車主抱怨指新軚盤難用及不方便,最終 Tesla 於翌年便改回傳統軚盤造型,將 Yoke 軚盤列為選配。

比較全港逾60間保險公司報價,快而保汽車保險中介為你挑選最符合你要求的車保,立即報價!

奇怪軚盤逐個睇

1957 Ford Edsel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將「Teletouch」電子自動波箱系統的轉波按鈕直接裝在軚盤正中央,並以環形排列,無論視覺及操作均極具未來感。可惜當年電子技術未成熟,頻繁出現故障。加上有部分司機習慣按軚盤中間響號,變成不小心轉波,導致出現意外甚至損壞波箱,所以這個設計很快就被淘汰。

1965 Ford Mercury Park Lane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由火箭工程師 Robert J. Rumpf 發明的 Wrist- Trist 軚盤,將傳統軚盤縮小至約直徑 5 吋的圓環。駕駛者只需雙手各握一個圓環,扭動圓環來控制行車方向。而且兩個手輪是同步互動,只需輕微手腕動作就能輕鬆轉向,大幅減少手臂擺動幅度。不過因圓環太細,當沒有動力輔助時則較難轉動。

1965 Chevrolet Turbo Titan III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外形已有濃烈科幻味,軚盤同樣精彩,由 GM Saginaw Division 所開發的「雙轉盤系統(Twin Dial)」——駕駛者前設有兩個圓形轉盤,猶如飛機控制器,稱為「Twin Dial Steering」,左右兩手可分開操作,各自控制車頭方向,設計理念是希望提升操作精準度,減少大範圍轉動。

1971 Maserati Boomerang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猶如戰機駕駛艙的 Boomerang 車廂,焦點之一絕對是儀錶板與軚盤合而為一的破格設計,軚盤中央裝有多個儀錶及操作按鈕,當中上方主要是車速、機油及水溫等儀錶,下方則是方向燈、頭燈及水撥控制按鈕等。使用時,只需轉動軚盤外圍,讓駕駛者清楚閱讀各類行車資訊。

1986 Oldsmobile Incas

【三幅式定四幅式好】汽車軚盤進化史|盤點奇特軚盤設計

出自意大利 Italdesign 手筆的概念車,軚盤採用類似飛機駕駛桿式設計,可操縱角度左右 90度外,桿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按鈕,分別操作波箱換檔、冷氣、雨刷;左邊有燈光、指示燈、音響及定速巡航等。

常見問題

為何近數十年車款均採用三輻或四輻軚盤設計?

現代汽車設計強調人體工學及安全防護。三輻/四輻軚盤除了令手握感更平衡、減少長途駕駛疲勞,還可增強結構支撐及為安全氣袋預留空間。

為什麼有些新車開始出現非傳統圓形軚盤?

部分新款電動車如 Tesla Model S Plaid 首創 Yoke 軚盤,目的是增加儀表可視範圍及減少手部轉動空間。不過因為駕駛習慣問題與法規限制,目前只有少部分車型採用,部分品牌也已經重推傳統圓形軚盤作為選配。

authorImage

聯絡快而保獲取車保報價

快而保在汽車保險界擁有超過 20 年經驗,能為你一口氣比較全港逾 60 間保險公司的報價。 除了汽車保險(三保及全保)之外,亦有提供電單車保險、家居保險、自願醫保等多種產品。 立即使用我們的網上報價系統獲取免費車保報價吧。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個別保險計劃的保障範圍、賠償方式、賠償額及保費等,均以個別保單的條款為準。快而保並不會就上述資訊任何部份的準確性及是否適時而負責。
Author Photo
作者 Eric Lau

Eric 是快而保的內容創作者,負責撰寫快而保內有關汽車、旅遊、家傭等不同範疇之文章,努力為讀者提供詳盡而實用的資訊。

Eric 擁有逾 20 年媒體工作及駕駛經驗,曾任職多家報社、雜誌社及網上媒體,愛好文字工作之餘,也享受駕駛帶來的樂趣,平均每年駕駛里數逾 4 萬公里。

Consent
Cho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