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慳保費四大貼士+解構電動車保險點解咁貴
Tesla 現在已變成高端環保電動車的代名詞,在世界各地極受歡迎,香港也不例外。為了鼓勵司機購買這類型的電動車,港府就推出了「一換一」的換車計劃,提供最多 $250,000 的汽車首次登記稅稅務寬減,似乎電動車將會在可見的將來成為主流。
如果你初接觸電動車,想知道更多電動車保險的詳情,我們最新的電動車資訊插圖可以提供簡潔易明的資訊,包括電動車保險的涵蓋範圍、難以投保的原因,以及如何減低電動車保費。
電動車 Tesla 保險涵蓋甚麼?
電動車保險與私家車保險同樣分為三保及全保,涵蓋範圍無異。
-
第三者保險 - 賠償第三方在交通意外中的人身傷亡與財物損失。
-
綜合保險 - 除了三保的保障外,亦賠償車主的車輛損毀及醫療費用。
-
電動車司機可以為個人充電設備加購保障。
雖然電動車的價格和維修成本都較汽油及柴油汽車為高,不過截止 2019 年 8 月,根據官方數字,香港仍有多達 12,195 輛已登記的電動車。雖然這僅佔全港私汽車總數的 1.8%,香港在這方面仍然落後於其他城市如北京(2%)及奧斯陸(36%),但這仍算是正面的增長。畢竟現在全港只有 2,968 個電動車充電站。環境局已計劃在未來增加電動車充電站的數量以應對未來需求上升。
說到「個人充電設備加購保障」,這項保障是源於部份電動車車主會因為原廠充電插頭的型號較舊,需時較久才能完成充電,故此使用自行購買的個人充電器。
在購買電動車保險時,應該留意保險本身的「充電器責任保障」是否只涵蓋原廠充電器。若果不受保,就可以考慮購買「個人充電設備加購保障」。
電動車 Tesla 保險點解咁貴?
電動車保險保費昂貴,相比汽油車高出 30% - 150% 不等,背後有幾個原因:
1. 零件昂貴
電動車特別是 Tesla 本身的造價已經昂貴,而且大部份的零件都要由美國運來,非原廠零件的選擇極其有限。而且維修只能夠到指定的服務中心及授權車身維修中心,而不是像汽油車般,一般路邊的維修工場已可處理。在缺乏競爭下,更換零件及人工的費用往往都要比傳統汽車更為昂貴。單是更換擋風玻璃可能已索價 $20,000。最後一點就是,Tesla 在設計上是使用鋁合金打造的一體化車殻,即使是輕微碰撞都要整個車殼更換。
2. 市場封閉
Tesla 只能在認可的汽車維修店進行維修,但零件昂貴又令新的維修店不敢加入市場,變相加劇惡性循環。
3. 電動車性能較佳,風險較高
相比柴油車,電動車的摩打及加速能力更快。即使是經驗老到的駕駛者也未必能夠一時間適應電動車的性能,以致遇到突發情況時,可能因為收掣不及或踏錯油門而引致意外。換句話說,電動車較佳的性能其實可能變相提高了意外的風險。
電動車 Tesla 保險未來會變平?
雖然現在電動車的保費較為昂貴,但長遠來說,我們相信保費將會變得越趨便宜,原因如下:
1. 隨著電動車越趨普及,更多司機能適應其性能,理應可減低出事率;
2. Tesla Model 3 開始已不再使用一體化車殼,減低維修費用;
3. 現在有多車房能夠維修 Tesla,而其費用往往較指定維修中心便宜;
4. Tesla 在上海增設大型廠房,其造價、零件及維修費用理應下降,變相令未來保費有機會下跌;
5. Tesla 未來會推出自家保險,以司機的實時駕駛行為等「大數據」來收取每月保費。
點先慳到電動車 Tesla 保費?
我們的資訊插圖也解釋了為什麼電動車保險較為昂貴,並提供實用貼士教車主減低保費,包括
1. 只購買第三者保險
全保固然比三保的保障範圍更加全面,但如果想減省保費而對自己的駕駛技術有信心,車主可以考慮只購買三保。
2. 減低行駛里數
由於電動車能夠更加準確地追蹤車主的行駛里數,減低行駛里數能避免司機索償時需要支付「高里數墊底費」(Telsa 電動車每年日均行駛里數 > 130 公里就要附加高里數墊底費)。
3. 儲齊 60% NCD
儲夠 60% NCD 能夠大大減低電動車保費開支。
4. P 牌司機/經驗不足司機應等多等
如果是 P 牌司機或駕駛經驗不足兩年的司機,建議他們先儲夠經驗才出車,否則若然訂金已付但才發覺無法出保險,就十分尷尬。
5. 主動向保險公司提出限制司機條款
車主可以嘗試向保險公司提出限制司機條款,限定車主或記名司機駕駛時才會受保,從而令保費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6. 貨比三家
快而保可以助你一口氣比較超過 60 間保險公司的報價,真正能夠助你貨比三家,找出最便宜和合適的車保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