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6個等級|發展史技術應用詳解|香港有得坐自動駕駛?
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品牌不僅追求更高的性能及續航力,當中最重要的戰場,便是自動駕駛領域。早前內地多個城市的「蘿蔔快跑」、「小馬智行」等網約車平台,同時開放自動駕駛的士服務,惹來外界關注。其實,自動駕駛分有多個等級,每個等級也有詳細的評定準則,今次快而保便與大家分享不同自動駕駛的等級標準,以及香港有關自動駕駛的發展。
自動駕駛發展史
有關自動駕駛的研發,已有近 100 年歷史,1925 年,美國發明家 Francis Houdina 利用無線電控制,令車輛可進行遙控操作,做出發動引擎、轉動齒輪及響咹動作,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雛型。
上世紀 90 年代初,美國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研究員 Dean Pomerleau 提出以神經網絡結合自動駕駛,實時從路面獲取原始圖像,從而控制行車方向。他更於 1995 年與同事研發出無人駕駛小型貨車,合共行駛近 2,850 英里(約 4,586 公里),但仍須人手控制速度及煞車。
步入 21 世紀,自動駕駛不但是各大車廠的必修項目,就連 Google 也於 2009 年展開自動駕駛汽車 Waymo 計畫,並於 2017 年於鳳凰城首次推出市場作有限度服務。經過多年發展,今年 6 月 Waymo 正式宣布,於三藩市內提供全面自動駕駛服務,合共有 300 輛自動駕駛汽車供乘客使用。
自動駕駛技術
一直以來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依賴 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達測距、GPS 定位系統、鏡頭及感應器等硬件再加上電腦計算。當中以安裝在車頂上的 LiDAR 雷達測距最為重要,可 360 度偵測汽車四周環境及與其他物件的距離。但傳統機械式的 LiDAR 雷達測距體積龐大,外觀有如 Google 街景拍攝車上的鏡頭般,加上成本高昂,不適合用於量產汽車上。
不過,近年 LiDAR 雷達測距已發展出固態雷達(Solid-State LiDAR),藉由光相位矩陣(Optical Phase Array)改變雷射光發出角度,有別於傳統機械式旋轉結構,可於 1 微秒內改變發射角度,令體積及重量大幅減小,獲不少車廠採用。
而 Tesla 的 FSD(Full Self-Driving)技術,除以鏡頭及感應器等作為偵測硬件,最重要是利用神經網絡架構作為判斷核心,以類似訓練 ChatGPT 的方式,建立最人性化、最像人類思考模式的方式駕駛,與傳統的自動駕駛概念有著極大分別。
自動駕駛等級標準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學會(SAE International)的定義,將自動駕駛分成 6 個等級。
自動駕駛等級標準 |
|
自動駕駛 Level 0 |
沒有任何輔助,駕駛者需要全權介入操作,包括但不限於油門、制動及轉向等,以及前進及後退等。 |
自動駕駛 Level 1 |
具備基本自動化功能,例如車身穩定系統(ESP)、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及前車防撞警示等,目的是減少駕駛者的疲勞及提高行車安全性,但仍需要駕駛者全面負責駕駛操作。 |
自動駕駛 Level 2 |
具備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功能,能夠實現部分自動化操作,例如行車線維持、自動停車、自動跟車等。但駕駛者仍需要隨時介入及控制。 |
自動駕駛 Level 3 |
在合適的環境及條件中,車輛可自動操作,但駕駛者仍需準備隨時介入接手操作。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自動駕駛系統可自動加速、減速、轉彎及變換車道等,但當遇到不適合自動駕駛情況時駕駛須立即介入。 |
自動駕駛 Level 4 |
可於特定道路或地區提供高度自動駕駛功能,駕駛者可放心讓車輛自行操作,包括加減速、煞車及轉向並能自動到達目的地。但當車輛遇到特殊情況時,駕駛者仍需接管控制車輛。 |
自動駕駛 Level 5 |
不再需要在特定條件環境下,可自動執行任何駕駛行為,並且不需要駕駛者干預,甚至毋須配備軚盤、油門腳踏及煞車腳踏。 |
香港自動駕駛搞成點?
說起本港的自動駕駛,目前運輸署只批准駕駛者使用跟車、泊車、防側撞及轉線等駕駛輔助功能,即屬於 Level 1 級別。內地流行的遙控泊車或簡單操作,仍未能在本港通過使用。然而早在 2017 年,港府在《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中的「智慧出行」內,已表示會促進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測試。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但本港的自動駕駛仍然處於測試階段,有意者須向向運輸署申請先導牌照及自動車證書,以及通過運輸署的車輛檢驗和測試,還有保險、維修及保養等事宜。過去引入自動駕駛車輛主要是科學園、西九文化區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大型機構,對一般香港人來說,擁有自動駕駛車輛仍是遙遙無期。
幾時有得坐自動駕駛車輛?
今年 4 月,西九文化區宣布將會在區內試行自動駕駛巴士,來往 M+ 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但目前在西九文化區的網站上未能找到相關資料。其實早在 2017 年,西九文化區也曾出現過自動駕駛車輛供市民乘坐,而預計今年內推出的全新自動駕駛巴士,則會應用最新的 5G 技術車聯網科技 C-V2X。
常見問題
自動駕駛是甚麼原理?
自動駕駛主要依賴 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達測距、GPS 定位系統、鏡頭及感應器等硬件再加上電腦計算。當中以安裝在車頂上的 LiDAR 雷達測距最為重要,可 360 度偵測汽車四周環境及與其他物件的距離。
如何評定自動駕駛等級?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學會(SAE International)的定義,將自動駕駛分成 6 個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