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司機比居港外籍司機較少申索賠償

根據Kwiksure快而保近期的數據,移居香港的外籍司機比較本地司機有較大機會申索汽車保險理賠。快而保今年處理過的索賠個案當中,涉及本地司機的個案數目比居港外籍人士為高。不過,以今年本地與外籍司機的保單總數計算,就發現本地司機的保單的確較少申索賠償。
快而保2013年暫時錄得約27,000份本地司機的汽車保單,以及約3,800份外籍人士的汽車保險。當中有315宗本地司機索賠個案,外籍人士 的索賠就有78宗。當我們比較兩組數字的時候,不難發現外籍人士平均索賠的個案數字顯然較本地司機為高。本地司機的新保單當中,大約有1.16%的索賠。 外籍司機新單的索賠比率就大概有2%。
我們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比對相關數字。2013年至今,外籍車主佔新單總數約12.39%,同時索賠個案也佔19.90%。索賠數字與去年相若。 根據快而保2012年的紀錄,本地車主的保單共有40,369份,當中有1303宗涉及索賠。居港外籍車主的保單數目有6,039份,涉及332宗索賠。 外籍司機索賠個案的比例差不多是本地司機的兩倍,數字與今年相近。透過快而保處理的外籍車主新保單佔全數大約13.01%,外籍司機的索賠比例大約為 20.31%。
快而保的顧問團隊相信有幾個原因導致外籍司機索賠比例較本地司機為高。快而保汽車保險經理Ken Chung認為,外國的駕駛文化與香港不大相同,外籍司機來港數年最初,很可能還未適應香港的駕駛環境。香港與其他地方相比,當然是人多車多,行車線與停 車場也相對狹窄。香港司機的駕駛行為也可能與外籍人士的習慣大相逕庭。香港部份司機轉線時不愛使用指揮燈,超越前車時也不遵守規則,隨意在兩邊通過,這些 行為在外國的路上的確不常見。司機在行車途中手持流動電話,在香港也比其他地方常見。香港已經立法禁止行車期間以手持方式使用通訊器具,不過似乎還沒有像 外國一樣嚴令執法。
香港的道路系統與外地固然截然不同。初來港的外籍司機對路標的理解,當然也不及本地司機。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迴旋處規則跟歐美國家同樣有差異,就 算本地司機都未必完全了解正確使用迴旋處的步驟,而且這些技巧也不在香港駕駛考試範圍之內。對外籍司機來說,行車時應該靠向左方或右方,很可能是一道難 題。從歐美等地來港的司機,通常都習慣靠右駛,一時間未必適應香港習慣靠左駛的路面環境。再者,香港汽車的駕駛席都是設於右方的,而很多外地國家都是設於 左方的。以上種種情況都足以令外籍司機置身較大的風險。
Ken Chung相信這些駕駛文化上的差異,勢將演變成為明顯的問題。有相當部份的司機無須經過駕駛考試就能夠獲取駕駛執照。香港運輸署容許來自特定國家的人士 領取駕駛執照,而無須再接受駕駛考核,變相讓這類司機在未有充份了解本地駕駛環境的情況下,就在香港路面開車。此外,逗留本港少於十二個月的訪港旅客,只 要持有原居地有效的駕駛牌照,就無須領取本港的駕駛執照。聽來簡單,不過很多外籍司機都未有好好適應本地的駕車文化,就驅車上街。
Kwiksure快而保關注當局的外籍人士駕駛執照政策會否適時轉變。同時,我們還會繼續留意本地與外籍司機在汽車保險索賠數字上的差別。
汽車保險報價
請登入Kwiksure快保而網站www.kwiksure.com,免費索取報價,或者致電3113 2112聯絡我們的顧問團隊,了解保險的保障範圍及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