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天氣過後】10 招分辨水浸二手車 |附車輛水浸自救術
2023年9月,香港經歷500年一遇、猶如災難電影般的情節,多區路面出現嚴重水浸,有商場及停車場更浸至沒頂。不少停泊於停車場或路面上的車輛,遭到不同程度的水浸而受損,令人擔心這批水浸車經過維修後流出二手市場,影響行駛安全。對一般二手車買家而言,單從外觀未必能夠分辨出車輛是否曾經遭到水浸,快而保就與大家分享 10 招分辨二手水浸車,以及汽車經歷水浸後的自救維修方法。
水浸車點解唔買得?
汽車由機械及電子組件、塑膠、皮革等物料組成。除了車身及部分機械外部,幾乎絕大部分都缺乏防水能力。水浸會令車輛壽命大打折扣,亦會對以下部分造成影響:
金屬
當中金屬部件較易出現生鏽現象,影響汽車整體硬度,如不幸遇到碰撞,更有機會增加損壞情況,甚至危及駕駛者及乘客安全。
引擎
引擎講求精準,一旦被沾濕就容易引致點火時間出錯,機會大增。
電氣
電氣指全車所有的電子組件,包括車廂內的電子設備及引擎部分的插頭。若被水浸過,輕則引致短路,重則汽車可能自焚,後果可大可小。
6 級水浸評估損壞程度
級別 | 水浸情況 | 估計損壞程度 |
第一級 | 積水高度達至車輛底盤,車廂未有出現大量入水 | 地毯 |
第二級 | 積水高度至輪胎一半,車廂開始入水 | 座椅電動組件、中控台底部零件 |
第三級 | 積水高度完全淹沒輪胎,水深已達駕駛者小腿 | 整個中控台、車廂內大部分電子零件 |
第四級 | 積水高度接近引擎頂部,水深已達駕駛者腰間 | 車燈組件、引擎進氣部分 |
第五級 | 積水高度完全淹沒車頭蓋部分,水深已達駕駛者胸口 | 所有電子零件、機械部分、冷氣系統 |
第六級 | 水深已完全淹沒車輛 | 天窗、車廂頂部 |
10 招分辨水浸二手車
放售中的二手車多數會經過翻新或清洗才推出二手市場發售,但經過水浸的車輛依然有不少蛛絲馬跡可尋。不想買到次貨?以下 10 招就幫大家更有效辨認出水浸二手車!記得檢查時,最好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及找懂汽車的朋友幫眼。
1.地毯
積水後極易產生霉噏味,就算經過太陽暴曬,亦未必能夠徹底清除,因此黑心賣家往往會用大量香水掩蓋。買家特別留意。另外可輕輕按壓地毯,因地毯及地台隔音綿均以海綿製造,若遭水浸過會影響海綿的彈性。
2. 膠件接口
打開車門,檢查門邊連接地台的膠件,如發現有被撬過的花痕或不對位情況,有機會是拆除地台隔音物料清洗時所留下的痕跡。
3. 全車膠邊
由於水浸時夾雜大量樹葉及泥沙,有機會積聚於膠邊內,加上賣家未必會清理這些位置,所以買家可揭開車門、尾門及引擎艙內的膠邊,檢查有否泥沙痕跡。
4. 安全帶
安全帶多數用尼龍經過高密度編織而成。經過水浸「洗禮」的安全帶,顏色會變得較深。買家可以將整條安全帶拉出,檢查有否出現兩截色情況,並且仔細查看安全帶底部有否發霉跡象。
5. 保險絲
保險絲箱一般位於軚盤下方或引擎艙內,買家可打開保險絲箱並取出保險絲,查看有否出現氧化情況。如發現氧化或代表曾被水浸,有機會引致電子組件短路甚至著火,相當危險。
6. 點煙器
如果點煙器遭到水浸,買家未必會第一時間及時抹走水漬,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後,點煙器便會出現生銹情況。
7. 電器
水浸車較為容易出現短路,可開啟車內各款電器,例如車機、風扇及USB插頭等,檢查是否正常運作,同時應留意有否任何異味。
8. 引擎艙
引擎艙內壁靠近駕駛艙位置貼有防火隔音綿,買家可以目測顏色有否不同,並用手指輕輕按壓,感覺是否乾爽、挺身及具有彈性。此外,應細心查看各個插頭、電線、風隔等位置有否泥沙污漬及水漬。
9. 座椅路軌
水是金屬的最大敵人,尤其是沒有進行防鏽處理的車內金屬部件,例如座椅下方的路軌,水浸過後容易出現生鏽現象,只要調校座椅任置便可查看。如果是電動調校,更可同時檢查座椅電動摩打有否受到水浸影響。
10. 後備胎
後備胎大多位於車尾行李廂底部,長時間被隔板遮蓋,平時較少機會開啟,加上形狀呈凹型,是高危積水位置。檢查時可將後備胎拿出,細心查看四周有否水浸痕跡。
小心低於市價二手車
由於車輛浸水後的車身性能較差,車主都會急於出售,所以售價也會被拉低。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如果發現車輛價格大大低於市場價格,就需要格外謹慎,對車輛的來源和車身技術狀況進行仔細辨認和檢查。
二手零件隨時中伏
除了買二手車要留意是否買錯水浸車,有黑心商人亦會因為水浸車維修成本太高,將水浸車的零件拆除,再於二手零件市場上放售。不過,要檢查二手零件有否曾受水浸的難度較高,所以建議在極端天氣過後一段時間,最好暫時避免牽涉車輛重要部分的二手零件,例如引擎內部或電氣組件。
買到水浸車/車輛被水浸過點算好?
如不幸買入水浸車,由於其性能較差,你很可能成為下一宗意外的肇禍源頭。若果交通意外是因你的過失導致,你的損失可能會得不到保障。所以建議車主如購買二手車,務必仔細檢查車輛的狀況。詳情可以參考「自行檢查二手車實用貼士」一文。
如車輛在停泊期間遭到水浸,應先待水退後才可檢查車輛,謹記不可發動引擎,應該將引擎艙內的電池接頭拆除。其次是查看風隔有沒有濕,如果呈乾爽狀態,方可重接電源,然後啟動車輛。如果能成功啟動,將車輛駛至陽光底下曬乾,之後再將車交由車房作詳細檢查,以免電路因受水浸而出現問題。
駕駛時水浸自救術
若果在駕駛時遇到水浸,首先切勿恐慌,查看有否其他替代路線將車輛駛離,或駛至高處待水退去。如必要駛過,應先評估水深,如深度只及輪胎的一半,可嘗試保持輕踩油門,以低檔慢速駛過,期間切勿鬆開油門,否則有機會令水倒灌入排氣喉,令引擎受損。
Tesla 真係唔驚水浸?
雖然 Tesla 及其他電動車沒有引擎,不用擔心排氣喉入水的問題,而且 Tesla 車內的電力系統及高壓電池也採用密封設計,但並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將 Tesla 駛入積水地方。網上有傳內地 Tesla 進行的測試影片,當中可駛過的安全水深為輪胎的一半高度,如水深高於輪胎一半,或有機會令水進入高壓電池內部導致損壞。
常見問題
1. 如何分辨水浸二手車?
常見的水浸車特徵包括:地毯有霉味或異常濕潤,車內膠邊或接縫處有泥沙痕跡,安全帶顏色變深,有氧化或生銹的保險絲和點煙器等。
2. 購買水浸車有什麼風險?
水浸車會導致引擎點火時間錯誤、電子元件短路,甚至可能發生火災。此外,水浸會加速金屬部件生鏽,縮短車輛的使用壽命,對車主和乘客的安全構成威脅。
3. 如果車輛遇水浸,該如何處理?
若車輛遭水浸,應避免啟動引擎。首先拆下電池接頭,檢查車輛風隔及電子元件是否有濕氣。如果車輛能順利啟動,應立刻將車駛至陽光下曬乾,並送交車房進行詳細檢查。
4. 如何避免購買水浸二手車?
選擇可靠的二手車經銷商,並進行詳細檢查。特別注意車輛價格是否異常低廉,可能是水浸車的警號。也可要求專業檢測,確保車輛未經水浸損壞。
